现在是:  
 
当前位置: 首页>>交流合作>>正文
俄语学院学术报告——《亲近经典——文学研究之路》
2014-11-25 13:56 系统管理员 

《亲近经典——文学研究之路》

2014年11月23日,在黑龙江大学主楼A416报告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汪介之给俄语学院的师生们做了一场题为《亲近经典——文学研究之路》的文学报告,报告由俄语学院副院长孙超教授主持。

在报告中,汪老师首先指出,一定的知识基础对于亲近文学经典具有重要意义,并建议同学从文学理论、欧美文学史、西方文学批评史、语法修辞、外语这五方面积累知识,从而提高自身文学修养。接下来汪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作这篇报告的初衷:一方面,北大刘意青的文章《当文学遭遇了理论……》论述了近来国内学术界出现的奇怪现象——“文章成为理论附庸”。汪老师认为,研究文学作品的目的在于阐释文学现象,即阐释它的价值、意义和艺术形式。写批评文章应当从文本出发,理论只是一种手段,不要本末倒置;另一方面,汪老师援引爱克曼在《歌德谈话录》中的一句话“每天保持和伟大艺术品的接触”,提出阅读文学经典是一种感性积累,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读者。

关于研究文学经典的意义,汪老师着重指出“高峰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并对“文学经典”这一概念进行界定,认为文学经典是一定的文学生产过程的最佳结果,它积淀着某些最重要的文学经验,并对以后的文学声场起着一种导向作用,它往往指涉、概括、隐喻或表达了一个时代,往往是既切中时代而又超越时代、即扎根于民族又跨越了民族的疆界、具有某种广远而永恒的价值和“纯诗”品格的作品。

随后,汪老师从西方文学界、俄罗斯学术界和国内学术界三方面对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不同看法进行了阐释,并举出大量例证。在论述20世纪俄罗斯文学经典的特征时,汪老师以《日瓦戈医生》为例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并得出结论:这部小说对20世纪前期俄国历史进行书写和反思的视角独特,显示出高度关注个性(“元历史”的尘世承载者)的历史观和特有的隐喻模式的叙事艺术,具有永恒的价值。

报告结束后,场下响起热烈掌声。孙超教授对本场报告作出总结,随后同学们踊跃发言,就什么是“元历史”、文学经典的“时代性”等问题进行提问。汪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热烈讨论。报告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感慨,本场报告收获良多。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