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科研>>正文
俄语学部举办系列学术报告
2019-06-19 11:19  

2019年6月14日和16日,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邀请五位学者在黑龙江大学主楼A226会议室为广大师生做了六场学术报告。

 

6月14日下午两点整,莫斯科国立大学娜·伊万诺娃教授做第一场学术报告:《作为一种审美和社会现象的俄罗斯“大型期刊”》。伊万诺娃教授是当代俄罗斯“大型期刊”《旗》杂志的副主编、文学批评家,有着丰硕的研究成果。在讲座中,伊万诺娃教授深入浅出,先后概述了从普希金至当今时代的俄罗斯“大型期刊”的产生和发展状况。侧重以《旗》杂志为例,对“大型期刊”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全面解读:一、杂志容量大,印张数量多;二、刊登作品的体裁丰富——通常有诗歌、散文、文学评论三部分组成;三、主编对杂志的影响力相当重要。讲座内容新颖,师生们认真学习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伊万诺娃教授的第二场讲座是《文学批评及其在文学进程中的作用》。伊万诺娃教授围绕当代文学批评的地位,“现实主义批评”,“哲学批评”,作为文学批评阵地的杂志、报纸、网络,书评与文学批评的区别等问题,用生动、形象的授课语言,文学生活中鲜明的案例分享,现场互动提问,伊万诺娃教授精彩解答等多种方式,把当今俄罗斯文学批评的现状、几种主要批评模式和未来发展前景,有效地传递给在场的师生。

6月14日下午3点40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塔·卡扎科娃教授做了题为《普希金创作中的童话诗及翻译问题》的报告。卡扎科娃教授首先简述了普希金的童话诗创作情况,又分析了俄罗斯民间文学传统在创作童话诗的作用。卡扎科娃教授着重分析了普希金创作的第一首童话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及其开篇献词《海湾边有一棵青翠的橡树》,并对献词中出现的“海湾”、“青翠的橡树”、“学者猫”、“老妖婆”、“卡谢依”、“林妖”等形象做了详细解读。卡扎科娃教授还将英译版本与俄语原文本进行比较,发现译文丢失了俄罗斯民族文化内蕴。

6月14日晚6点30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吴晓都教授做了题为《比较文学语境中的普希金》的讲座,以非常广阔的学术视野论析普希金的创作,畅谈古今中外名家与普希金创作的联系。他认为,普希金的经典创作集欧中古典文学精华之大成,而其中也可以发现俄国文化与东西方文化的许多精神交集,是文学比较研究的重要对象。在欧洲启蒙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浪潮背景下登上俄国文坛的普希金吸收了法国、英国和德国等西欧文学思想的精华,他的抒情诗中不时闪现华兹华斯、骚赛、谢尼埃等名家的影子,诗歌体长篇小说也不难洞见歌德、席勒、拜伦思想与艺术的神韵;而自普希金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崛起后,又开始以自己的文学精品对话先前的导师,普希金南方长诗对法国小说家梅里美创作的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就是这种后浪推前浪文史佳话,他的《茨冈人》更是催生了世界著名歌剧《卡门》。他的千姿百态的诗歌小品也能让读者领略到与东方(中国)经典诗作的异曲同工之妙。在比较文学的语境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更丰富多彩的普希金。

6月16日下午3点40分,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艾·阿法纳西耶娃教授做了题为《俄语及俄罗斯文学教学中“俄语教育”网络资源的运用》的讲座。阿法纳西耶娃教授首先为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的“俄语教育”免费学习网站平台,该平台学习资源丰富,在线服务项目多样,独具特色。尤其是关于普希金的生活和创作的系列课程更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阿法纳西耶娃教授还简要分析了普希金的爱情诗创作演变历程,并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互动,与大家一起朗诵普希金的部分爱情诗歌。

6月16日晚间6点30分,苏州大学朱建刚教授为大家带来了题为《斯特拉霍夫对俄国文化民族性的思考》的学术报告。朱建刚教授认为,斯特拉霍夫对俄国文化独特性的追寻几乎贯穿了其整个学术生涯。这其中,既有对屠格涅夫由肯定到否定的过程;也有对赫尔岑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甚至包括对托尔斯泰创作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大加赞扬。这个过程是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反复的。当然,也不能仅仅将俄国文化的独特性归结为宗教性。

以上六场学术报告内容丰富而精彩,在短短的时间内,为黑龙江大学广大师生带来了学术盛宴。讲座休息期间,师生们积极地向各位专家学者请教了在讲座中或平日阅读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五位专家学者对听众提出的问题一一做出详细的回答。讲座结束后,师生们纷纷表示,这几场讲座受益匪浅,学到了许多此前并未接触过的知识,希望以后能够经常聆听专家们的讲座。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