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新闻>>正文
我校举办全国高校第三届“俄语翻译硕士(MTI)人才培养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
2017-07-20 12:59  

2017年7月17日,由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俄语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主办,黑龙江大学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全国高校第三届“俄语翻译硕士(MTI)人才培养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顺利召开。

大会开幕式由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院长白文昌教授主持,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严明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教授分别致辞。严明副校长对参会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表示,黑龙江大学俄语教学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同各高校一路历经风雨,为国家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俄语翻译人才。值此研讨会之际,希望各高校能够交流经验,互通有无,在中俄关系良好发展的背景下,为国家打造出高素质的俄语人才。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俄语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孙玉华教授为大会发来贺信,她指出,现阶段我国高校俄语翻译硕士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生源的问题、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实习实践的问题、教学方法的问题以及毕业环节面临的问题。孙主任认为,高水平俄语翻译硕士培养体系的建立还需全国俄语界同仁们共同努力研究和不断完善。

开幕式之后进行大会第一场发言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黄玫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李磊荣教授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天振教授、北京大学宁琦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徐彬教授、黑龙江大学薛恩奎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文化外译理论建设”、“人工智能发展与俄语翻译硕士人才培养对策”、“CAT与MTI研究生的翻译实践”、“翻译与翻译实践”的大会发言。其中谢天振教授对目前中国“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国策下的文化外译进行了深刻研究,对“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进行了全新的阐释、同时提出了建设文化外译理论的宝贵意见,各专家学者都深有感触、受益匪浅。宁琦教授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发言深刻反映出人工智能与人类本身的关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用科技辅助教育是必行之路。徐彬教授以自己多年的英译汉、汉译英翻译实践向大家介绍了计算机辅助翻译在培养翻译硕士人才方面的独特作用,例证独特,方法新颖,引起了很多高校翻译硕士任课教师和管理者的关注。薛恩奎教授在发言中列举了大量的翻译实例,并以此阐述了翻译理论与实践、语言学与翻译教学的辩证统一关系。

大会第二场发言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徐曼琳教授,黑龙江大学白文昌教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黄玫教授、黑龙江大学贾旭杰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李磊荣教授先后作了题为“对一带一路背景下高端俄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口译教学的原则和内容”、“翻译专硕口译方向的论文撰写”的大会发言。其中黄玫教授和贾旭杰教授切入“一带一路”核心,为在场的高校代表奉献了精彩的发言。“一带一路”作为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为俄语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如何把握机会、顺势而上成为了每一所高校深思熟虑的问题,而两位教授用专业的语言进行了解答。

下午第一场会议由哈尔滨师范大学张金忠教授,山东大学李建刚教授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徐曼琳教授,延边大学朴哲浩教授,天津外国语大学于鑫教授,黑龙江大学孙超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伭知音副教授,大连外国语大学安利红教授,黑龙江学林春泽教授分别进行发言报告。其中孙超教授与于鑫教授针对俄语翻译硕士论文的相关内容进行发言。孙超教授强调,论文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不仅应包含深刻的理论知识,还要蕴含优良的学术品德,因此必须重视硕士论文的撰写。

最后一场发言由大连外国语大学安利红教授、黑龙江大学贾旭杰教授主持。山东大学李建刚教授、黑龙江大学白文昌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徐颖教授等高校专家学者为大会发言。大会发言结束后由黑龙江大学林春泽教授主持举行了大会闭幕式仪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审周小成先生介绍了外研社推出的最新俄语书籍和教学服务解决方案,上海外国语大学谢天振教授作了大会最后总结。

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40名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参会代表围绕俄语翻译硕士培养问题,就一带一路与俄语MTI人才培养、MTI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平台建设、MTI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计算机辅助教学与翻译软件的应用实践、MTI毕业论文写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学者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为我国高校俄语MTI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



俄语学院

2017年7月19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