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科研>>正文
莫斯科国立大学高翻学院院长尼•康•卡尔波夫斯基及副院长奥•伊•科斯基科娃为我院师生做翻译专题学术报告
2017-10-18 11:29  

10月16日下午,莫斯科国立大学高翻学院院长尼·康·卡尔波夫斯基和副院长奥·伊·科斯基科娃在主楼A座226为我校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俄语学院院长孙超教授主持。

第一场报告由莫斯科国立大学高翻学院创办人、荣誉教授,语文学科学博士,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副主席尼·康·卡尔波夫斯基教授主讲,主题为“俄罗斯翻译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首先,尼·康·卡尔波夫斯基教授指出,20世纪下半叶翻译学才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正如所有的学科一样,翻译学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1、积累经验期:积累、总结翻译经验。最初开始研究翻译的学者本身就是翻译人员,他们研究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翻译的准确性。他们总结、分析翻译经验,在此基础上探究翻译需要如何进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2、过渡期:尝试建立翻译理论。俄罗斯翻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发生在十月革命后,因为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涌现了大量新读者,需要新译著,因此建立翻译理论框架与社会生活的变革刚好吻合。这一时期,由Н.С.古米廖夫和К.И.楚科夫斯基共同编写的第一本有关翻译理论的著作——《文学翻译原则》(«Принципы 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ого перевода»)出版。1953年,А.В.费奥多罗夫出版了《翻译理论导论》(«Введение в теорию перевода»),第一次提出与翻译相关的语言学理论。3、形成科学研究模式:最初对翻译学的研究是从语言学、文化学角度进行研究的。随着翻译学的发展,现在的翻译学研究已经横跨多种学科,包括哲学、逻辑学、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尼·康·卡尔波夫斯基教授强调,虽然翻译学与多种学科相关,但语言学方法是解决翻译问题的基本途径。

随后,尼·康·卡尔波夫斯基教授提出了与翻译相关的三个语言学方向:对比语言学方向、符号语言学方向、认知语言学方向。从对比语言学角度讲述了逻辑语义、词汇转换与翻译之间的关系,总结了7种词汇转换方式,阐释了В.Г. Гак的翻译转换理论、雷茨克尔的对应模式理论。接着又分别从符号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翻译进行了解读。

最后,尼·康·卡尔波夫斯基教授对翻译学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我们处在一个大数据时代,人们担忧未来将会有一场新的科学革命,不仅仅包括翻译学这门学科。近几年,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中国的学者都注意到了人与机器之间的“对话”,我们既不应认为机器可以完全取代人,也不要拒绝机器的帮助。我们应该继续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对话”关系,机器犯错误的规律,从而完善机器翻译。

尼·康·卡尔波夫斯基教授的报告结束后,经过短暂的休息,奥·伊·科斯基科娃教授又开始了主题为“文明发展史中的翻译”的报告。

翻译学史也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在上个世纪70年代,翻译学史才成为大学中的一门课程。奥·伊·科斯基科娃教授认为,“翻译学史是一门具有现实意义的学科”,因为翻译学可以帮助我们避免重复前人的错误,解答千年前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她还提到,联合国大会在2017年5月24日通过的决议中第一次指出了专业翻译在拉近各民族关系、增进和平、促进相互理解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随后,奥·伊·科斯基科娃教授讲述了国际翻译日的由来:国际翻译日是圣杰罗姆的生日9月30日。他作为《圣经》拉丁文本的译者,一直被西方笔译和口译工作者奉为守护神。从古至今,宗教书籍的翻译对翻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最后,奥·伊·科斯基科娃教授强调了翻译在“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她认为,拉近全世界各民族之间关系的基础是经济、政治、文化上的相互作用,而文化传播中,翻译的作用至关重要。

莫斯科国立大学高翻学院院长尼·康·卡尔波夫斯基和副院长奥·伊·科斯基科娃为我们带来的精彩报告,引发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应深入了解翻译学史的发展,通过分析历史来探究翻译学理论的未来走向,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俄语学院

2017年10月17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