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科研>>正文
2017年省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引智项目俄罗斯学系列专题讲座之二:中俄(苏)关系史中的周期性问题研究
2017-09-30 09:36  

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教授、知名历史学家、东方学家弗拉基米尔·格利高里耶维奇·达齐申于2017年9月28日在黑龙江大学主楼A座418会议室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主题为“中俄(苏)关系史中的周期性问题研究” ,并在报告结束后就相关问题与我校师生展开了热烈讨论。

首先,达齐申教授提出了中俄(苏)关系史中的“五周期理论”,即在不同时期中俄两国间的关系大体都经历了“正常发展”、“急剧发展”、“产生矛盾”、“发生冲突”、“解决冲突”中的全部或至少两个环节。他将中苏两国自1618年首次发生直接接触以来的关系史分为了五个阶段:1618-1727年、1727-1864年、1864-1905年、1905-1949年、1949-1989年。这五个阶段中,中俄(苏)关系的发展走势基本符合‘五周期理论’,同时在不同阶段中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随后,达齐申教授对“五周期理论”进行了详细阐释。当讲到两国间历史上的冲突时,作为研究历史与文化的学者,达齐申教授以“海兰泡惨案”为例阐释了“知识”以及“掌握知识的人”对于两国交往的重要意义。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还有1900年在布拉戈维申斯克因两国民众间个人的一次偶然冲突导致了俄罗斯民众对中国人产生了猜疑与恐惧心理,并在这一心理的驱使下最终导致了大屠杀的惨剧。惨剧的发生就是因为当地居民中无人通晓汉语,两国民众间缺乏互相了解。随着俄罗斯东方学家们对中国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两国对通晓对方语言人才的培养,两国民众相互了解的程度也在提升。因此,当1929年布拉戈维申斯克再次出现中俄两国民众冲突时,地方当局处理得当,没有发生更严重的流血事件。

放眼当下,“经贸合作,人文先行”,民心相通的实现应当借鉴达齐申教授所提出的“以知识促了解”这一观点。

最后,达奇申教授重点讲解了1864年至1905年这一阶段中俄关系的新周期性特点,即急剧发展的中俄关系,尤其是中俄经贸关系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平衡。欧洲在向中国大量出口的同时,俄罗斯又从中国东北地区大量进口农产品与工业原材料,并将其向欧洲进行二次出口,对于世界贸易起到了平衡作用。在这一背景下欧洲提出由俄罗斯出资在中国东北地区修建铁路,以方便东北大豆与原材料向欧美的出口。受欧洲中心主义这一传统战略思维的影响,俄罗斯帝国最高决策层批准了这一“劳民伤财”的工程。

为了修建铁路帝国将大量资源向远东地区转移,社会底层的贫困问题愈加突出,国内的经济矛盾更加尖锐,尤其是1905年俄日战争的失败使俄罗斯帝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局面雪上加霜,最终导致了帝国的毁灭。达齐申指出:“俄罗斯帝国的身体是自己的,脑袋是欧洲的......修建中东铁路的缘由主要是国家行为而非经济考量。在欧洲中心思维的驱动下,中东铁路的修建消耗了俄罗斯帝国的巨额资金,使国家财政局面从亚历山大三世时期的盈余逐步走向财政赤字,大量资源向远东地区的转移加剧了帝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危机,最终毁灭了俄罗斯帝国。”

达奇申教授的报告具有很高的理论深度,从俄罗斯的角度阐释了中俄(苏)关系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并向我们介绍了俄罗斯学界对这些事件的观点,使我们对中俄(苏)关系史中的一些问题有了新的认识,极大地拓展了师生们的视野,并期待达齐申教授的下一场精彩讲座。



俄语学院

2017年9月29日

关闭窗口